关注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家在2018年拆迁了。
拆迁,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土豪。其实不是的,亏的。我们拿了4套期房,旧房赔了100多万,其他的钱也不多。4套房去掉一套自住,剩下3套;3套房出租,还租不到2万;还不算上回迁房至少5年后才会建成。
拆迁前,我家是一套4层带地下室的农居房,除去自己住的一层,每个月收租能收2万多。不算多,但是家里所有人的开销基本够了。只要父不投资。
我收了几年的租,后来银行工作规矩越来越多,下班越来越晚,交给了母亲。母亲嫌收租烦。
2015年的时候,一间店面房租给了创业的理发师王磊。王磊之前是在某知名洗剪吹机构工作的首席理发师,月入一万五,觉得翅膀硬了,要出来烤一烤。
装修,从旧货市场等地方购买了一整套开店必备用品,很快理发店就开起来了。刚开始生意还凑合,后来附近理发店越来越多。但生意真正一落千丈另有原因:鸡店被赶走了! 妥妥的降维打鸡!
没有生活经验的读者可能还不能一下子反应过来。我们接着说。
聪明的王磊,眼看交了房租水电,一个月才赚几千块,就开始了自救。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磊找到了接盘侠小明:把店转给了小明,小明还付了转让费3万。其实,当时王磊差一点就准备卷铺盖、弃装备走人了!
小明是真.接盘侠,和女朋友一起创业,开理发店。创了2个月女朋友怀孕了,女朋友的家人就远赴杭州来要转让费了。哦不,是彩礼。小明拿不出那么多钱。
于是本该朋克的小明被打断了腿,创业之路就此玩完了。
很多底层人喜欢骂房东。其实都是一样的,房东也不是凭空来的房子。我太爷爷辈是从温州逃难到杭州扎根成为农民的。要造个房子,当初我家里也是抽空了积蓄还欠了外债,造好了一点一点还清的。
你觉得很容易,背后一定有人不容易。
我的志气从小就非常远大:娶10个老婆,每天让老婆们去收租,一家50口人其乐融融。
财务自由,粗俗地表达就是不用干活,收钱,够用。可能收租真的是财务自由的表达方式?!
我在某乎看到一个帖挺有趣的。楼主说自己月入3万,却过得紧巴巴。交了房贷1万2,儿子每个月5000,老婆6000,家里开支4000,只剩下3000块,连手机都舍不得换。
很多人评论:炫耀。
很多人评论:理解。
很多人评论:省钱。
这让我想到一个词: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净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性收入。
我更看重的是可支配收入减去固定开支之后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自由才是我们向往的,无论是经济还是精神。我给自己签名写的介绍就是:追求精神自由,修顺心意;追求财务自由,得大自在。
如果没有经济基础,无论精神有多高的自由,肉体也会拖累我们的体验。如果没有精神自由,还可以做个恶俗的富豪。果然,还是财务自由,比较重要;果然,收租才是我们想过的逍遥日子。
开店不如收租,什么都不如收租!收租才是最牛、最稳的。铁饭碗,其实铁也不是特别坚硬吧:高速收费员被ETC赶走了;银行职员末位淘汰制;公务员降薪了。
互联网事实上就是一张张收租网。
百度:搜索引擎收租。竞价最早出现的时候其实是红利期。刚开始竞价没有竞争那么激烈,一个关键词点击花不了3位数。如今:能够参与竞价的基本都是暴利行业,而最后暴利其实是被百度收割走的。很多人做竞价是亏的,少数人赚了但是大部分还是交给了百度。
阿里巴巴:购物平台收租。所有的收租平台,都有红利期。刚开始做淘宝,自然流量就够你赚得盆满钵满,维护下老客户,每个月赚个5位数是常规操作。之后各种活动、推广、直通车,一看月营业额250万,一算净利润还是亏的。
腾讯:社交平台收租。腾讯盈利主要来源于广告、游戏、数字内容订购,投资这块我们不讲。依托最多的社交用户,游戏从来不愁用户,广告收入长期稳定,数字内容一直在布局。只要根基:微信不被颠覆,腾讯的租能够一直稳定地收下去。
苹果:苹果市场收租。苹果创造了世界上最赚钱的手机,除了先进的硬件本身,最主要就是他的软件生态,以及市场30%的佣金(租金)。搭建平台、稳定收租。搭建的时候,巨大的投入;收租的时候,巨大的收益,这很合理。
美团、滴滴、微博、头条、抖音、知乎,你能想到的互联网巨头,都是在收租。收租稳不稳?稳得飞起。但前提是没有足够分量的竞争对手,在领域混沌初开的时候,大量资本投入,就是为了抢占、垄断这个领域,之后就可以稳稳地收租了。
我们努力工作,每个月领一份薪水。事实上,我们得到了什么?无尽的工作和低微的收入。
所以我毅然决定,从银行裸辞,做一些长期的、可持续的、能积累的事,慢慢向财务自由靠拢。也许我们做不了“大房东”,但努力做个“大房东”下面的“小小房东”,也能帮助我们的生活走出困顿。
路漫漫其修远兮,有志者共举杯,无论饮酒否,无论天涯何?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