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好故事类视频?南京大学副教授庄永志分享拍片心得

我们都生活在生活之中。

当照片和文字无法鲜活地“讲述”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开始用视频讲故事。一次旅行可以讲故事,一本书可以讲故事,一条路、一座桥都能讲出故事。但是好故事要去哪里找?怎样的故事是好故事?如何去拍好一个故事?

回顾 12 月 12 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庄永志及其学生王帅(目前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编导)为读者朋友们带来的直播分享,带大家寻找好故事,教大家如何拍故事。

好故事哪里找?

故事自有动人之处

用视频讲故事,其实有四个步骤:题材选择、实际拍摄、后期剪辑以及成片传播。咱们主要交流第一步,也就是怎么找故事。

先掉一下书袋——Feature其实就是短视频。今天交流的内容,从专业上讲是属于Feature,“短视频”可以说是俗称。Feature是很有历史、很有传统的一种讲故事的形式。《牛津新闻词典》对feature的定义之一就是那些很有人情味的、幽默的、短的、纪实的故事,这些真实的故事,不管是广播里的还是视频的,都叫feature(A human interest, humorous, or soft news story broadcast on TV or radio.)。在短视频这个词兴起之前,央视也好,国外媒体也好,都叫feature。央视把它翻译成“特写”,凡有重大的活动、会议甚至灾难报道,《新闻联播》里往往会用到feature这个形式。

定义很枯燥,但故事是很感性的,为了先给大家一个感性的认识,我举一个各位非常熟悉甚至已经被它困扰了两年的麻烦事儿——就是疫情。疫情肯定是当下最大的热点,拍疫情的短视频也非常多。我们南京大学有个本科学生叫李方洁,她在《中国日报》举办的“ 2021 大学新闻奖”中获得“最佳新闻视频冠军”,她拍摄的故事就与疫情有关。参赛的,有来自清华、人大也有来自港澳台名校的学生,她为什么能得奖?

她能得奖并不是技巧有多高,而是故事很独特。她是个留学生,当初为了拍毕业作品,恨不得要哭了,因为她所在的马来西亚疫情比较严重,她也不能跨州移动,更不能到中国。我是她毕设的指导老师,就一起想办法找到了这个故事,后来她把毕业作品改成短视频参赛了。

作品叫《跨国母乳》,讲的是在马来西亚在邻国新加坡打工的几百位妈妈,她们想给孩子哺乳,但因为疫情阻隔无法实现。怎么办?她们就把母乳挤了,放在冰箱里,想办法运回来。但海关不让运,因为海关目录里有牛奶、奶粉,但没有人奶,于是她们想了很多办法把乳汁运到宝宝身边。这个视频之所以能在那么多疫情报道中脱颖而出,首先是因为这个故事很独特。

即便是热门的抗疫故事,还可以有不同的讲法。有同学拍摄的是一家口罩企业的故事,跟这个企业有关的故事央视新闻播出过。在国内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一批珍贵的口罩从日本丰川市漂洋过海来到江苏无锡新吴区,后来日本疫情告急,无锡新吴区决定援助丰川市 5 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视频拍摄的就是这家企业的口罩故事。还有一位湖北同学,她所在的小区疫情期间被封起来了,很着急,我们就商量,就拍小区抗疫。

图片来源:庄永志老师

在具体说怎么找故事之前,我先说说我这几年陪同学一起拍视频的一个深深的印象:就是标签化、概念化。很多视频在价值观上、情感上都很正确、很高级,都有很高的境界,但它们作为故事来讲,又太平淡。很多题材,比如倡导绿色生活、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主张关爱老年人,不是不能拍,问题是这么拍出故事来,故事怎么才能独特?有同学说,“老师,我有人文关怀,我关心老年人、残疾人,我错了吗?”当然没错!但他们的维度单一,让人看了,只有一个态度:向作者的道德意识致敬,至于故事,可能没法看,比如所谓非遗题材,可能就是旅游宣传片的路数。

还有一种短视频倾向就是紧追热点,偏爱网红风。热衷搞笑我当然是不反对的,生活就是需要欢笑,但如果只是一味地搞笑甚至胳肢人就是另外一种感觉了。还有的同学,把传递正能量理解为简单的宣传,只会直奔主题,谁要说视频不好的话就上纲上线:你反对“扶贫攻坚”吗?你对“国庆”不感兴趣吗?不是这样的,主要问题是视频拍得不动人。

其实真正的力量来自故事本身,不用贴所谓正能量或人文关怀之类的标签,故事自有动人之处。贴标签、卖概念的做法,也暴露了很多人就是怯于挑战。因为对于故事本身来说,没有任何门槛,是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是要把故事讲出来、讲好,这是有挑战的、有门槛的。

很多人误以为意义深刻就等于好故事、正能量就等于好故事、搞笑就是好故事,不一定,这可能只是你的动机,只是你的标签,很可能是一种错觉。

在生活中敏感而深情地寻找

除了上面说的误解,很多同学还可能碰到一个情况:对现实感知不深、调研不够,在想要表现人性的复杂、社会的丰富和情感的力度、烈度、强度的时候,力有不逮,有一种无力感,找不到着力点。怎么办?要在生活中敏感而深情地寻找,找什么呢?

首先是理解两个公式:

公式一:意义≠题材、题材≠事件、事件≠人物

公式二:意义要找到题材→题材要找到事件→事件要找到人物和行动

很多人仅仅找到meaning,很多人仅仅找到topic,很多人仅仅找到event,没有person,没有action。理解这两个公式,并且按公式行事,可以说是一种讲故事的门槛。

其次是要感知热点。我们当然不是死人,每个人都生活在生活之中,但我们的生活圈子总是有限的,尤其是学生。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这个问题。多看片子是一个途径,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每年会发布《社会蓝皮书》,蓝皮书里有每年最热门的 20 件事,还有每两年一次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的结果,读这些都是我们了解社会热点、了解公众真实心态的机会。不能仅仅说我跟我同学、我的闺蜜、我的父母关系很好,我跟我爷爷奶奶没有代沟,我了解他们的生活,光这不够的,远远不够。如果你的心胸不够开阔,如果你的神经不够敏感,如果你心灵的触点不够密集,哪怕很多故事在你眼前,也会像房间里的大象你就是看不见。

再说得具体一些,找故事的关键是要找到看点,找到那个hook。找看点就是找:人生况味、历史启示、人格境界。人生况味,五味杂陈,有沉重有飞扬;历史启示,历史有时前进有时倒退,曲折前行;人格境界,有高尚也有卑污。

所有这些都要承载于情节,情节最关键是要找到张力和变化,找到矛盾之处,找到让我们紧张、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愤怒的是什么。而且要找到变化,人的心情有变化,人的性格有变化,事情有变化。找到富于变化的情节,才算找到了看点;看点可以承载你的人文情怀,承载你的高尚追求,承载你说不出口的某种独特口味。如果找不到这个情节,最终你还是没法讲故事, 50 分钟的故事讲不了,连 5 分钟你也讲不了。

了解这些以后,我再给大家举个眼前的例子。什么叫贴标签,怎么叫找到真实的故事。我们南大的一位研究生,明年毕业,今年十月毕业作品要开题,她原本想拍三个残疾人,分别是视力障碍者、听力障碍者和肢体残疾者,她希望跟拍他们的日常生活,体验和观察无障碍设施情况。我跟她说:残障人士的无障碍设施问题已经被拍过很多了,你怎么才能拍得不一样?不是不让你拍,你的人文情怀很可贵,但我还要问一个问题:从你自己经历看,有没有同样能够体现这份人文情怀的事情、人物,让你有冲动、有牵挂想去拍?

她说有。今年实习的时候,河南发大水,她去到一个决口影响的村庄拍了片子,还发表了,她还关心着那个地方。就拍这个!开题的时候,她跟答辩组(我不在那个组)的老师们汇报:汛情中决口的那个村庄,村民有养鸡的,有种地的,大水一来,鸡全死了,庄稼也泡了,房子也成了危房;灾后重建——鸡苗怎么办?庄稼怎么补种?房子怎么盖?有没有补偿?怎么补偿?这些都是故事,不仅仅是答辩老师想听,全国人民也可能心有牵挂。开题当然顺利,她已经开拍了。

家事国事天下事,都能找到故事

接下来,我们通过同学的一些具体的例子说说找故事的路径。

首先是从重大突发事件去找。人们需要故事,首先是从故事中学到祖先的防灾经验,从故事中感受危险的存在和避险的智慧,这是人类的本能。我们可以在重大突发事件里找故事。我们希望天下太平,但可惜,每天全世界总有地方发生不幸的事。这就应了古人的一句话:家国不幸诗家幸——意思是社会的灾难、家国的灾难,可能是我们讲故事人的机会。这不是幸灾乐祸,而是说要让灾难被人记住,不能让死伤者只是一堆数字,否则我们就白白地遭罪。讲故事也是一种抗灾,也是一种防灾。

前些年在江苏响水化工园区发生了一次爆炸,有个叫张瑾的学姐就去了现场,任家人怎么劝说也不回来。但她进不到最核心的地方,她不是记者,绝大多数记者也进不到爆炸核心区。我说那你就去当地的救助点或者医院守着,看能不能守出故事来。她就真去了响水县人民医院的病区守了一个礼拜,采访了爆炸中的伤员,其中一个主人公是位于核心爆炸区那家工厂的女工,一位大姐, 30 岁,有三个孩子,长得挺好,也爱打扮,有人在她的抖音称她厂花。她受伤的脸缝了几十针,到现在还有碎玻璃没取干净。这位学姐赢得了她的信任,这位大姐允许学姐拍她不遮挡的面部,用真名实姓讲她的故事。这个故事得了澎湃新闻非虚构故事大赛一等奖。

有的爆炸,可能早就被人淡忘,但是它带来的有形无形的伤痕可能一直没有消退。有一位本科同学叫迟秋怡,她写了 33 年前发生在她的家乡哈尔滨的一场引起全国关注的爆炸——亚麻厂爆炸。她重点写了一个人,那次爆炸的幸存者。这位主人公因为爆炸毁了容,但是他的人生并没有毁掉,他还在奋斗。迟秋怡讲的故事,获得了真实故事计划非虚构大赛一等奖。

第二是去家务事里找。我平时会给研究生布置假期作业,那年寒假快结束了,有一个学姐说:我可能交不了作业了。我说:怎么了?她说:奶奶住院了,可能快不行了,她妹妹要出生了。我说就写这个。这个即将出世的孩子是她同父异母的妹妹,学姐的亲生父母离异后,她就跟奶奶过;现在,真可以说“不想她走的,要走了;不想她来的,要来了”,而奶奶和继母就住在同一家医院的不同的楼层。一个在 5 层,一个在 22 层,她就把这个故事写了出来。她写出了对父母离异的怨恨、对父亲的情感的理解与不解、对妹妹情感的矛盾、奶奶对学姐和即将到来的孙女的情感的微妙。作品得了刺猬公社非虚构大赛的一等奖。

家务事你只要找到动人之处,同样也能打动人。

第三个机会就是在重大政策发布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我要写重大政策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这个当然没错。有个学姐,她也是这样想的。当时,国家刚刚放开二孩政策,她想拍一个老太太生孩子的故事,但人家不接受采访。我让她在南京找找看,她发现一位被南京电视台、江苏电视台都报道过的一个老太太,是一位失独老人,当年她 30 多岁的独生女不幸去世。很多媒体报道她积极生活,还帮助其他失独妈妈忘却伤痛。

学姐好不容易得到老太太同意拍摄,她带哭腔地跟我说:没法拍了,老太太去做传销了。我说:你的机会来了,如果这个老太太只是生活的抗争者,她的故事只是单纯地传递所谓正能量,不是说不好,而是比较平淡。现在老太太做传销,你就去拍她为什么要做传销。你要跟她相处,赢得她的信任,看到她的苦楚。

果然这背后是有原因的,老太太做这些是为了她的外孙。她的女婿已经重组家庭了,她的外孙跟着女婿,她不放心,就经常去看他,要为小外孙攒钱,房子也希望留给小外孙。她跟老伴的关系不好,但她不能离婚,离了房子就要分成两半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关注特殊的日子。这就讲到今天我请来的救兵——王帅学长和他的同学的作品了,这个故事是关于五星红旗的故事,名字叫《我爷爷设计了五星红旗》。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正好是我们南大的校友曾联松,当然这位老学长已经去世了,王帅学长和他的同学就找到曾联松的孙子讲述了爷爷怎么设计五星红旗的故事。这个短视频得了央视微视频大赛的三等奖。

历史遗迹同样是有故事的。比如在北京,我们很少能看到留下来的完整的城墙,但南京的城墙,居然留下了二十多公里的遗迹,谁是这段城墙的保护神呢?我们有同学就围绕这个拍了一个故事。

一只猫、一根草、一首歌也可以讲故事

一条路能拍出故事。南京大学有一条路叫瑞清路,有同学就围绕这条路完成了作业。在李瑞清大师作品展览的时候,短片就被放在美术馆展厅里,由两台机器轮流播放。不是说他的拍摄水平有多高,更谈不上完美,而是他把故事讲得真挚动人。

一座桥能讲出故事。南京有一座桥叫南京长江大桥,无数人和车从那经过。它已经几十年了,能有什么故事呢?但就在这座桥大修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可以讲的故事。有三位同学从三个角度来讲这个故事。一个讲了南京大学建筑学院的鲁安东教授如何提出并实施一个历史记忆的项目;第二个片子叫《桥头堡》,讲了桥头堡下重新布置展陈的故事;第三个片子讲了长江大桥步道两边的浮雕的故事。

一篇文章能拍出故事。中学课本里都有提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就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时候拍了这个作者胡福明老师的故事。第一次采访的那天,是南京的第一场大雪,我生平第一次迟到,我从来采访不会迟到的。大雪,打车也打不着,公交地铁都晚点,我们下了地铁就走到了老爷子家。本来以为折腾老爷子一上午就行了,没想到几分钟的片子折腾了老爷子四个星期的四个上午。老爷子主动提出来,要原原本本地把这些事情讲给我们。

一种疾痛也能讲出很好的故事。背小孩子的背带大家知道吗?背带也能讲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陈斌强,他妈妈因为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他就用一根背带把妈妈跟他绑在一起,骑摩托车带着妈妈去上班。这跟背带跟陈斌强的年纪一样, 38 岁,它记录了一个妈妈对儿子全部的爱;陈斌强说:小时候,妈妈用它来背着,现在我用它来背着妈妈。后来陈斌强入选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一次旅行也可以讲故事。早稻田大学的一位老师,他几乎隔几年就带着日本学生和中国留学生来中国,到当年参与侵华战争的日本兵在中国犯下罪行的地方寻访当年的幸存者和他们的后人。有个学姐叫李慕琰拍了这个故事,她现在已经是《南方周末》的骨干记者了,这位学姐会拍也会写,有篇特稿叫《武汉的九百万种心碎》,就是她写的。

一只猫也可以讲故事(比如一位用绝育的方法救助流浪猫的高中生),一根草也可以讲故事(我们一位同学今年十月就注意到了学院门口的一大片一枝黄花),一首歌也可以讲故事(明年是南大 120 年校庆,我们拍了弘一法师如何创作南大校歌)。城墙不会说话、石头静默无声,正因为有了我们这些讲故事人的讲述,历史不再遥远、现实不再被遗忘。

互动环节干货精选

以下为本次直播分享的互动环节,由庄永志老师和王帅学长对观众们的提问进行在线回答。

观众:做采访时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应该怎么办?

王帅:首先要明确一点,别人接受你的采访,你应当感激;别人不接受你的采访,也是理所当然。但我们还是要拿出诚意去打动受访者,脸皮一定要厚,如果能争取到采访机会的话,肯定要多去几次。当然,也不要打扰到别人,最好是凭借自己的态度和专业能力去赢得信任。

观众:自身的性格比较内向的人,相比于外向的人而言,在采访的过程中是不是不占优势呢?内向的人是不是不合适从事传媒行业的工作呢?

王帅:我觉得是合适的。在采访过程中,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相比,可能会更敏感、更能留意到一些细节,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角度观察到比较细节的事物。另外,如果要从事传媒业的话,其实可以通过训练去提高沟通的胆量和技巧,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针对性的训练。

庄永志:我有的同事,包括一些主持人,他们不一定都是外向的,他们在工作中展现的是他的职业状态,为了自己的职业可以去塑造自己,从而更好地去完成工作。在采访中,他们可以自如地交流,但是在生活中,他们可能十天半个月都不出门。所以说,其实性格内向和你从事的工作需要你“相对外向”,并不冲突。

观众:面对那些对镜头非常熟练的受访者(如主播、记者),如何让他们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庄永志:第一,采访对象面对镜头很熟练,这是你的幸运。但是,因为你跟他不熟,他可能说的都是场面话,越是经常接受采访的人、有名的人,很可能越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第二,采访,英文是information gathering,意思是“获得信息”,不是interview,interview的中文翻译是“提问”,提问只是采访的一种方式。你还可以观察,用镜头捕捉他的内心、他的情感,当你跟他熟了,你也可以用interview这种探寻的方式来获得只能用语言表达的真实的信息。

观众:有人说:“采访就是对他人生活的侵犯和打扰”,那么在挖掘信息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事情?如何减轻这种侵犯和打扰带来的负罪感呢?

王帅:一般来说,当我们去拍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故事时,他们或许也希望能通过一些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其实是一种双向的选择,所以我们可以不用把负罪感看得太重。

庄永志:采访就是对他人生活的侵犯和打扰,这是肯定的。在拍摄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顾全人的尊严,不要把人家状态不佳、神志涣散、很颓废不堪的状态暴露出来。他人信任你,你可以拍,但是拍的时候,就要有所遮挡,或者拍旁边的一盆花、一株草,或者拍周围环境,以这样的方式去顾全受访者的体面和尊严,也体现我们讲故事人的善良。

观众:准备拍摄一个短片,但是没想好拍摄故事的抓手,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王帅:没有故事的抓手,还是一个前期预采访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提前和采访对象沟通,尽可能了解他的情况。预采访做充分之后,再回去挖掘人物身上的点。通过预采访,你也能抓到一些特殊的点。第二个就是现场捕捉一些关键性的细节,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拍摄一些镜头,掌握好故事的走向。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到了现场之后,不是说到了之后盯到什么就拍什么,而是到了现场之后,要能够迅速去把握和判断现场的形势:拍什么东西重要,拍什么东西不重要;还要在脑子里迅速进行一次“剪辑”,考虑镜头画面怎么连接,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拍一些需要的镜头。在后期的时候就可以根据现场脑海里的“剪辑”去完成一个更好的片子。
观众:如何拍摄好身边的人物故事?

庄永志老师:如果是拍摄自己家里人的故事,其实是有难度的。因为我们可能看不到自己家里的动人之处。我们还要思考,既然是拍给别人看,就需要找到这个故事的公共性——别人为什么要看?你的奶奶不是别人的奶奶,你的爷爷不是别人的爷爷!

还有个提醒,不要在白墙上写白字,你用一支白色的粉笔在白色的墙面上写字,大家怎么看得出来呢?你所知道的可能都是普通人的普通事,哪怕你觉得他这一生波澜起伏,但是在别人看来,或许还是平平淡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细节,不能制造出质感,你不能再现他的生活。所以从理性认知到情感层面,打动观众的力度都不够。

所以说这种身边人的真实故事,往往需要做沉浸式采访,你需要再深入家里人的生活和内心,要找到他们跟公众之间的情感的触发点;否则,你跟拍摄一个陌生人其实差不多。所以拍摄身边人的故事,家人可能会尽量配合你,你一定要在放松的同时提高警惕。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名人,也无论好人坏人,要找到他身上最独特的经历、最鲜明的性格、最突出的心思,借此呈现人性之复杂、生活之多样。

广告: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48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