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为自己知道的常识,别人也知道。以为自己不知道的内幕,别人也不知道。而中国又有额外特殊的一点,地方特别大,人口特别多,以及地区经济文化不平衡相当严重。所以信息差其实广泛存在,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深入,信息差其实并没有减弱的趋势。所谓打破信息不对称,其实是一种幻觉。
最近我在知识星球里看到过一篇文章,来自于知乎,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搜索一下,问题是为什么拼多多很多商品比1688还便宜,是怎么进的货?有一篇答案内容提到了几个超级低价的网上购物平台,都是脱离我们日常视角的,是我一个都没听说过的。话说,善于利用1688的人,其实已经胜过很多很多人了。
无货源店群是一种典型的信息差套利途径。所谓无货源店群,就是在某个电商平台开辟大量店铺,获得自然流量,然后通过其他电商平台自动下单交易发货。那为什么能获客,第一是免费流量获取的手段,比如基于平台的搜索优化,日常刷单等等。第二就是信息差,因为用户并不知道其实商品在另一个平台很便宜。其实有人从淘宝下单往拼多多店群出货,有的规模已经非常大,很多人可能误以为拼多多一定比淘宝便宜,有些商品不好说的。
海外独立站电商以及国内的信息流单页电商,二者大同小异,其实大部分也是信息差套利的玩法,通过速卖通或1688进货,然后利用巧妙的包装和适当的推广,可以把物品卖出原平台3-5倍的价格。有时候我觉得,信息如此透明为什么还有人痴迷不悟的要在贵的地方下单购买?没办法,真的是,很多人就是信任大平台广告上的商品。
前段时间我推了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广告,当然有人诉说拼多多发的商品真伪难辨,这个我是支持用户投诉维权,争取权益的。不过更多的反馈是被砍单,其实我也不知道拼多多砍单规则具体是怎样,我只知道大概的原因,确实有不少羊毛党,黄牛通过拼多多下单然后再其他渠道加价销售,所以风控有一定的砍单策略,但这个策略会不会有漏判,误判,我就无法解释了,但如果遇到误判较多,反向也证明之前羊毛党和黄牛下手非常的重。利用巨头平台补贴来做信息差套利也是经久不衰的一种获利玩法。
之前唯品会的主要客户群体,据说相当比例是三四线城市的线下店面商家,其实也是一种信息差套利。
信用溢价套利也是信息差套利的一个极好的领域,什么是信用溢价套利,如上案例,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很多人觉得是山寨品,不敢买。有中间商买下来,然后放到京东的店里卖,用户更相信京东是真实的,并愿意为此付出略高的成本,这就是信用溢价。实际上相当多用户并不能清楚京东自营和京东加盟的区别。
那么信用溢价还有非常常见的就是所谓的大V及网红带货。现在有很多成熟的电商团队和各个领域的大V,网红对接,进行商品的选品,销售活动。那么实际上很多大V的销售毛利是极高的,同样的商品你完全可以在一些常见的电商平台用非常低的价格买到,但到了那些知名大V那里,就可以添加相当高的溢价。粉丝的支持在于,他们相信这个商品是大V精挑细选的,是经过了大V检验的,或者甚至认为是如大V文章里宣传的那样,是如何让利给粉丝的钜惠活动。
坦白说我也有动过这个心思,试图看看能否做一些电商转化的事情,但是看了看第三方平台的后台,坦白说,设置的溢价太低吧,懒得推,没什么钱赚。设置的溢价太高吧,觉得读者哪天从别的平台看到回来骂,自己理亏。辗转思考再三,这事也就没继续。
另一种信息差套利是认知差套利,就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信息和事实,在不同视角下的解读和认知不同,那么一些高认知的用户就可以利用认知差向低认知用户进行价值传递获益,或反过来,进行认知欺诈套利。
前者是一些我们所说的良心知识付费,教育产业,一些正规的金融预测服务,专业咨询顾问服务。
你看到了现象,看到了问题,你希望得到有价值的解读,你希望提升自己的判断力和解读能力,那么有人愿意帮助你,你愿意为认知提升付费,这是双赢的,积极的正向的。
后者就不一样了,比如说对方知道你的焦虑,知道你的贪婪,知道你对某些专业领域的东西一知半解,于是故弄玄虚,文字游戏,乃至设置陷阱,让你自以为可以得到认知提升,或者被带入到认知的负面,甘愿接受宰割。典型的有那些以卖弄文字游戏,故弄玄虚为核心的知识付费产品,以及各种金融诈骗,炒币代言等等。
我们很容易理解用虚假信息的诈骗,比如谎称身份,盗用信息,以及虚假性宣传。但我们很容易无视认知差诈骗,什么是认知差诈骗,给你的信息都是对的,给你的信息解读是刻意设计的,精心策划的骗局。有不少人知道如何校验信息的真伪,却很难对这种解读骗局进行甄别。甚至,当你受骗被坑的时候,那些设计骗局的人仍然会装无辜,我们也不知道会发展到这一步,我们之前说的都是事实啊!
大量的荐股,荐币都是这种套路,如果你只会核对信息,你发现他们说的都是实话,只有你真的具有专业素质以及足够强的逻辑分析能力,才能甄别出他们在哪里欺骗了你。
说实话,信息差套利,如果成为套利对象,你可能买贵一点东西,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有时候这种认知差套利会非常狠的,而且很多人被狠宰之后都反应不过来,只是哀叹自己运气不好或者时机不对。识别那种明显作假的骗子,固然有无数办法,但是在无数真实的信息中隐藏认知陷阱的,你知道如何预防么?
有人说你能给个案例么?之前新浪经常出的广告,所谓大波女股神,或退休教授股票套利什么什么的,你加他们群,里面都是这种玩意。
还有某些把简单的事情讲复杂,用各种文字游戏讲故事,擅长制造各种新名词贩卖焦虑的知识巨V们。
就这样吧。今天其实没啥新东西,就算是复习一下吧。信息差无处不在,每个点都是套利点。
广告: